《黑洞》系列創作筆記  

這個戲以「城」與「身體」為主題,故事以在黑暗之中,一群絕望的人上路去找出口。他們想要找到的出口,是為了找到一個可以讓他們活下去的新世界…但是,這段旅程的引導者卻是盲人;在經過一場冥洞之旅的顛跛之後,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充滿喜樂、溫暖,卻是…的「新世界」。一班人為何隨盲人上路,是否他可聽見每座城市傳出來的壓抑與隱諱的語言?這是齣充滿疑惑和思辨與風格極至的戲…


  說是《黑洞》三部曲,其實加個《黑洞之外》應該算是《黑洞》系列之作。


  為什麼一個話語可以嘮嘮叨叨那麼久?為什麼?…
《黑洞.一》是在「九二一大地震」一週年之後創作的,它可真的跟當時大地震的氛圍有關;第二年的《黑洞.二》,覺得自已仍被那個氛圍籠罩著,但是已經脫離了沉重的夢魘,卻是頂不住被一種虛無侵蝕的崩壞感,在身體的黑暗某部漸漸發光起來。
果真台灣是一個受詛咒之地;大地震之後,許多人好像活得很不確定,竟然只有在每次的選舉時,他們才有能力為各人的身份認同而叫囂狂舞。


  《黑洞之外》是偶然之作;2003年當我決定放棄所有身份認同有關的象徵時,我是感覺到生命有一份孤絕之感,更之參雜著在孤絕之中的森冷。


  到了《黑洞.三》及至《黑洞.結局》,創作的動力來自於身體有一股令人悲傷的疲憊,不斷每天在城市的行走間,在心底漾開…
感謝好友趙川、湯時康對於我的喃喃自語有一份聆聽的雅量,也要謝謝參加這次《黑洞.結局》之朋友們,不管你是在台前或台後,我都可以看見你們投入工作的身影,我會永遠記住的!

王墨林

「無說不唱,無動不舞」—
一個超現實前衛歌劇《黑洞.三》

 

王墨林找我為《黑洞.三》做形體指導,說是要有傳統戲曲的「無說不唱,無動不舞」的概念就可以。


  所謂「無說不唱,無動不舞」說法,是戲曲通過身體表演的程式、動作表達某種情感、思想或理念。梅蘭芳曾說過:「崑曲的身段都得配合著唱詞,邊唱邊作,彷彿在給唱詞加註解。」此所謂「歌舞合一,唱作並重」。


  我想,如果要小劇場演員去學這些技巧,是天方夜談的,但是如果隨演員在唸白時發展自己形體和腔調,是有很大的可能性,因為這就是「行動劇場」平時練習的方法,「行動劇場」是即興戲劇,當然不會像傳統戲曲充滿程式的規範,它反過來是發展這些程式的組合;在「行動劇場」四大劇場原素是︰形體、時間、空間與動力,與戲曲所說「唱唸做表」都是以人為主,但是「行動劇場」的裡形體、時間、空間是靠演員自己的動力發動起來的;是即興的;是自己的感情表達。


  《黑洞.三》綵排期短,興幸的是導演不甚了解廣東話,決定開放空間給演員選擇自己的演繹方式,他只要求演員的能量要散發出來;也興幸的是沒有資源請編劇來港,因為即興表演的障礙物是「過去」(劇本)和「將來」(成績),兩者編導是最所關切的,但兩者會拖著「當下」(即興)的腿,不讓它自由發展;最後興幸的是樂師與演員都熱愛即興表演。


  在《黑洞.三》裡面,「過去」(劇本)、「當下」(即興)和「將來」(成績)三者皆找到很好的平衡點,我想觀眾是可以判斷得出的。

湯時康